新超越每日一练:单选题50道
发布:xcy浏览:6233次
新超越教育魔鬼训练营
单选题专项训练
安阳新超越:招教、特岗笔试、面试培训。地址:安阳市豫北图书大厦六楼605.
招教刷题QQ群:173208577. 招教刷题微信:15137230050
1.河南提出要建设四个大省是指建设( )大省
A先进制造业 高成长服务业 现代农业 现代物流
B华夏文明 交通枢纽 现代农业 网络经济
C先进制造业 粮食生产 会展中心 电子商务
D先进制造业 高成长服务业 现代农业 网络经济
2.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统筹推进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发展,实施好相关规划,研究制定新举指。推动国家级新区、开发区、产业园区等创新发展,下列不是三大战略的是( ),
A“一带一路”建设B京津冀协同发展
C长江经济带发展D上海自贸区建设
3.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弘扬( )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
崇尚精益求精,打造更多享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
代
A工匠 B雷锋 C精益求精 D乐于助人
4.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有”的德育原则是指( )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6.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 )。
A.巴班斯基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7.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
A.蜜蜂采蜜 B.猴子练习攀爬
C.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 D.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
8.力求本学期考得好,力求得到本学期的奖学金,属于( )。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高尚的动机 D.成就动机
9.应用题的解题策略一般应包括( )
A.提出问题、判明问题性质、选择算法、找寻条件
B.提问、识别、探索、解决
C.判明问题性质、选择算法、找寻条件
D.提出问题、选择算法、找寻条件
10.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1.正常行驶的汽车意外的遇到了故障的时候,司机紧急刹车,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所产生的一种特的张的情绪体验,这就是( )
A,热情 B.心境 C.应激 D,激情
12.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 )・
A. 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B.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
C.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D.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13,影响教师课堂管理的情境因素是( )
A.班级规模 B,班级性质 C,班级类型 D.班级特征
14,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
A.教学内容 B.教学目标 C,教学环境 D.教学策略
15,按学生的成绩分班,属于测验中的( ),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指代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16,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
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17,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斯普兰格 C,拉伊 D.赞科夫
18,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19.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白板说
2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
A.学校教育 B.高新技术的应用
C,科学理论的产生 D.完善的社会制度
2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布于( )
A,1985 B.1986 C.1987 D,1988
22,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
A.教育理念 B,教学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
2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慢头的计算板书出来:
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
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4“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 )教学原则
A,系统性 B.启发性 C,思想性 D,现固性
25,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
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B.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单选题专项训练答案
1.【答案】D。解析:河南提出要建设四个大省是指建设先进制造业、高成长服务业、现代农业、网络经济大省。
2.【答案】D。解析: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统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发展,实施好相关规划,研究制定新举措
3.【答案】A.解析: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
格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
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4.【答案】D.解析: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即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5.【答案】B。解析:小学德育工作重点是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实践。
6.【答案】B。解析: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7.【答案】D。解析: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8.【答案】B。解析: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
9.【答案】A,解析:解决应用题的策略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判断问题的性质、选择算法和寻找条件四个步骤。
10.【答案】B解析:柯尔伯格以为道德判断可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习俗水平的两个阶段是寻求认可取向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11.【答案】C。解析: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12.【答案】D.解析:健康包括三个方面: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13.【答案】B解析:不同性质的班级有不同性质的群体凝聚力和不同的群体规范,教师必须用不同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14.【答案】B,解析:教学目标是出发点也是归宿
15.【答案】A。解析:按成频分班属于安置性测验的类型。
16.【答案】B
17. 【答案】C,解析: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斯普兰格是德国教育学家和哲学家,他提出了性格类型说,拉伊是德国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赞科夫是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创始人。
18.【答案】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发展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答案】A。解析: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法定的,着重强调自身的遗传素质在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20.【答案】A.解析:教育是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主要途径
21.【答案】B。解析:1986年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2.【答案】C解析:教育工作是围绕教育目的而展开的,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23.【答案】C.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台中来理解和握知识,并且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答案】D解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指学习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
复习巩固,再学习新知识之前,应该对旧的知识进行温习,从而达到牢固地掌握,
使新旧知识之间达到融会贯通。
25.【答案】B。解析: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能力,
“授人以渔”就是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单选题专项训练
1.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 )。此
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其体现了当代的法治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计划生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自2016年起,每年的4月24日被设立为“中国航天日”,首个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 )
A.太空梦,民族梦 B.航天梦,中国梦
C.科技强国,民族复兴 D.探索太空,科技兴国
3.( )已于2017年1月1日正式接任“金砖国家”主席国
A.俄罗斯 B.巴西 C.印度 D.中国
4.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5.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忌地接受教育 D.能动地接受教育
6.只要给足了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这是( )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掌握学习
7.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 )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
8.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
A.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
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
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
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
9.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属于( )
A.头脑风暴法 B.发展思维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
10,“鸟是有羽毛的动物”是思维过程的( )阶段。
A.综合 B.抽象 C.比较 D.概括
11.这种人不重视社交,而重视物质的、实际的利益,他们遵守规则,喜欢安定,
感情不丰富,缺乏洞察力,在职业选择上,他们希望从事有明确要求,能按一定程序进行的操作,如机械、电工技术等。这种人格类型属于霍兰德提出的哪一种人格类型?( )
A.研究型 B.艺术型 C.现实型 D.社会型
12.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充满矛盾,被称为“危机期”的时期是(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晚期
13.对倔强的学生不可采取的新正方法是( )
A.、心事倾诉 B.认知调整 C.情绪疏导 D.侮辱打骂
14.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观念改革 B.教学方式的改革 C.课程改革 D.普及义务教育
15.以杜威为代表所倡导的教育理论主张被称为( )・
A.现代教育派 B.传统教育派
C.形势教育派 D.实质教育
16.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有了最早学校教育的形态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
17.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 )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18.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社渐
19.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20.“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社会决定论 D.个体本位论
21.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
A.确立教育目的 B.设计课程体系
C.加强德育工作 D.选择教学方法
22.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 )
A.中等教育 B.幼儿教育 C.高等教育 D.义务教育
23.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
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社会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
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课堂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24.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
A.导向原则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
25.“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的是( )教育思想。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启发式教学
1,【答案】B解析: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此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行,其体现了
当代的法治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2,【答案】B,解析:自2016年起,每年的4月24日被设立为“中国航天日”首个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航天梦·中国梦
3.【答案】D.解析:中国已于2017年1月1日正式接任“金砖国家”主席国
4. 【答案】C,解析: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答案】D,解析: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接受教育影响时也是如此
6,【答案】D。解析:掌握学习教学模式认为:95%以上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学习动机方面,并无大的差异,如果大多数学生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接受了合适的教学,就能掌握世界上任何能够学会的东西,
7,【答案】A,解析:“看比赛”是典型的情景记亿
8.【答案】A,解析:敢于承担责任是高成就动机者的特点之一
9.【答案】A,解析:考查头脑风暴法的定义
10.【答案】D,解析:概括是人脑把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象出来的过程
11.【答案】C,解析:现实型人格特征的人不重视社交,而重视物质的、实际的利益,他们遵守规则,喜欢安定,感情不丰富,缺乏洞察力,在职业选择上,他们希望从事有明确要求,能按一定程序进行的操作,如机械,电工技术等
12、【答案】B解析:“少年期”被称为危机期
13,【答案】D,解析: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要正确引导,不可体罚、打骂,
14.【答案】C。解析课程改革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核心
15,【答案】A,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社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
16,【答案】A,解析:早在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17.【答案】C,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
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起源于日常
生活中儿定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两者都认为教育是先天的面不是后天获得的
18.【答案】A。解析: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教育工作要遵酒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19.【答案】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20.【答案】A,解析:题干是霍尔的名言,强调遗传决定论
21,【答案】A。解析:由于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间题,所以数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22.【答案】D。解析: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义务教育。
23.【答案】D解析:传統教学是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
24.【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疏导原则的定义。疏导原则也就是循循善诱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使他们积极向上。
25.【答案】A。解析:题干强调课外活动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